导航首页 » 股市行情 »  展望2023年,风格层面,成长有望带领价值向上,即成长价值风格均上涨,成长风格略占优
 展望2023年,风格层面,成长有望带领价值向上,即成长价值风格均上涨,成长风格略占优

【十大券商看后市:全年关键做多窗口将开启 关注疫后增长修复】大部分券商认为,市场短期处于震荡整固期

 2023年的第一个交易周,A股市场将如何演绎?

  澎湃新闻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市场短期处于震荡整固期,当前A股仍处于较好的布局期,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中国增长走向实质性复苏,市场有望在今年迎来趋势性投资机会。

  中信证券认为,2023年是A股的“转折之年”,1月全年战略配置期和战术入场期叠加,在全国疫情“达峰”后,将开启关键的做多窗口。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市场短期处于震荡整固期,后续基本面修复弹性、稳增长政策具体力度和微观流动性的改善与明朗是推动市场上行的关键。

  配置方面,成长风格成为当下多家券商的推荐。

  海通证券认为,成长有望带领价值向上,即成长、价值风格均上涨,成长风格略占优,原因在于:第一,从基本面看,成长的盈利增速更快;第二,从市场环境看,2023年A股整体趋势向上,因此价值、成长均有望上涨,而牛市环境也更有利于成长风格的表现。

  中信证券同样建议提高仓位,配置上由均衡配置转向更偏成长风格,聚焦“四大安全”领域,包括能源资源安全的储能、风光,科技安全的半导体数字经济产业,国防安全的导弹、航发产业链,粮食安全的种业;同时,可关注医疗器械合成生物、工业自动化。

  中信证券:全年关键做多窗口即将开启

  2023年是A股的“转折之年”,1月全年战略配置期和战术入场期叠加,在全国疫情“达峰”后,将开启关键的做多窗口,建议提高仓位,配置上由12月的均衡配置转向偏成长风格。

  理由有三:首先,1月全国疫情流行期“达峰”可能早于预期,基本面预期迎来拐点后修复空间大,基于基本面和政策趋势判断,1月是A股2023年重要的战略配置期。其次,2022年年末收官的市场成交和估值都明显偏低,今年开年内外资入场共振有望打破存量博弈困局,机构定价权将明显增强,结合市场估值和交易行为分析,1月A股将迎来战术交易层面关键的入场时点。再次,战略配置期与战术入场期叠加,全国疫情“达峰”后观察适应期结束,全年关键做多窗口将在1月开启,A股全面修复行情将由政策预期驱动的第一阶段,切换至业绩预期驱动的第二阶段。

  展望后市,建议提高仓位,配置上由均衡配置转向更偏成长风格,聚焦“四大安全”领域,包括能源资源安全的储能、风光,科技安全的半导体、数字经济产业,国防安全的导弹、航发产业链,粮食安全的种业;同时,可关注医疗器械、合成生物、工业自动化。

  中信建投证券:市场短期处于震荡整固期

  近期市场震荡整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经济工作会议后暂时没有新的超预期落地政策。二是疫情快速扩散,市场对于经济修复弹性存在观望情绪。三是FOMC后海外各种风险担忧再起:其中主要包括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海外经济数据进一步恶化、日本央行政策调整引发海外动荡。

  后续需要关注三个方面是否出现显著超预期变化:一是基本面修复弹性,二是稳增长政策具体落地力度,三是微观流动性。整体来看,市场短期处于震荡整固期,后续基本面修复弹性、稳增长政策具体力度和微观流动性的改善与明朗是推动市场上行的关键。

  年初行业配置方向上,建议重点关注和短期总量相关性低或者受益政策预期的行业,包括军工、风光储、游戏、半导体设计、汽车、地产链、食品等。

  中金公司:开年关注疫后增长修复

  当前A股仍处于较好的布局期,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中国增长走向实质性复苏,市场有望在今年迎来趋势性投资机会。整体而言,对A股未来12个月的市场持中性偏积极的看法,10月底至今的反弹行情虽有波折但仍有望继续延续。

  配置方面,建议短期紧跟政策边际变化的节奏,关注预期不高、政策出现边际变化受影响大的领域,如地产链条、受疫情影响的消费,包括食品饮料、家电、轻工家居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支持平台企业发展,相关领域也值得关注。

  此外,建议关注高景气、有政策支持、中国有竞争力的制造成长赛道,包括科技软硬件、高端制造、军工等;以及股价调整相对充分、中长期前景有待明朗的领域,如医药、互联网等,配置时机需等待政策预期变化。

  海通证券:成长有望带领价值向上

  海内外历史显示,价值、成长风格会周期性轮动。影响风格轮回的因素有二:价值与成长的相对强弱主要取决于二者基本面相对走势,如利润增速差和ROE差。此外,市场环境也会影响风格,牛市成长通常占优,熊市价值通常占优,震荡市规律不明显。

  除了市场环境和基本面,有投资者担心中美利率对A股风格也会有影响。但中美利率因素和A股风格之间只是弱相关:无论是美债利率还是中债利率,和A股风格之间的相关性均不高。另外,历史上美债利率明显上行时期,A股成长和价值其实均有可能胜出。

  展望2023年,风格层面,成长有望带领价值向上,即成长价值风格均上涨,成长风格略占优,原因在于:第一,从基本面看,成长的盈利增速更快;第二,从市场环境看,2023年A股整体趋势向上,因此价值、成长均有望上涨,而牛市环境也更有利于成长风格的表现。

  行业层面,最看好数字经济相关的TMT行业,新能源行业存在结构性机会,消费行业也值得关注。其中,消费优选医药和必需消费。

  广发证券:寻找“低拥挤”和“高景气”的交集

  当前,主导大类资产价格的主要矛盾是“美联储加息尾声”。美联储对目标利率的操作往往是主导大类资产的逻辑主线。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的结束已经近在咫尺,诸多大类资产即将迎来显著的拐点。根据历史规律和当前的宏观特征,接下来中期全球市场大类资产的可能排序是:股≈债>大宗商品;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则是港股>A股,而中国国债市场则更多受到国内要素的影响。

  展望后市,建议优先关注拥挤度低、景气预期改善幅度较高的行业,包括汽车、综合、非银金融、计算机。对于处于拥挤度高、景气预期改善幅度较高的行业,需要关注过度拥挤带来的风险,但一旦拥挤度回落则可加强关注,包括社会服务、农林牧渔、医药生物、商贸零售、房地产、传媒、轻工制造。

  配置方面,建议关注托底的地产链(地产适度信用下沉、家电家具)、受益于防疫政策优化的出行链(休闲服务)和中期受益的医药链(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中药),重建方面的央国企重估(能源、科技央企)、反垄断政策稳定(互联网、平台经济)。

  招商证券:关注低预期板块

  1月通常是风格切换非常重要的时间窗口,预期转变和业绩披露成为改变市场风格和方向的关键时间窗口。总的来看,顶住压力,避免参与市场一致预期的交易,成为1月配置的核心思路。综合基本面、事件和政策,1月基本以低预期板块作为主要推荐。

  展望后市,推荐三条思路。思路一是低位布局信息科技和医疗保健等板块。尽管医疗保健和信息科技面临年报业绩预告披露时的压力,但是一旦业绩预告披露结束,进入业绩真空期,随着2023年经济的复苏以及更多的对于科创类行业的支持政策,2023年信息科技和医疗保健行业有望迎来业绩观点和政策支持的双击,因此1月是低位布局科创板、信息科技和医疗保健的较好机会。建议重点关注计算机、医疗保健和电子。

  思路二是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把扩大内需作为第一任务,扩大内需核心是扩大消费,扩大消费核心在住房改善和新能源汽车,地产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利好低预期的耐用消费品,家电、家居、新能源汽车可能迎来更多的政策支持。

  思路三是地产需求端政策加码,有望利好银行地产。

  天风证券:对2023年春季行情并不悲观

  复盘2009-2022年十四个年份的开年行情,一季度全区间胜率并不高,主要指数上涨的概率多在50%附近。但从历史经验来看不乏“挣钱效应”不错的阶段性行情:以月度划分,2月单月的胜率最高,指数涨幅全部超过50%;以政策节点划分,从春节后到每年两会前这一阶段胜率最高。

  总结而言,过去十四年春季行情的涨幅和结构存在以下规律:第一,年初的货币政策取向及流动性环境对于大行情的启动是至关重要的,强刺激年份春季行情至少不会太差。第二,政策力度是否足够,判断标准在于能否显著改善基本面预期。第三,结构上,在没有大开大合的年份中,相对业绩的拐点会成为风格的胜负手。

  展望后市,整体对2023年春季行情并不悲观。结构上,在基本面仍是弱复苏预期、热门赛道拥挤度大幅回落的情况下,成长股的性价比正在大幅提升。具体板块可关注:前期调整较大的大安全板块,包括信创、半导体等,对应科技自立自强;赛道方向中的汽车链条,对应稳增长方向;海风、大储、军工,对应2023年需求确定性比较高的方向;5G工业互联网,对应新型工业化、数字工业化的核心着力点;养老产业,包括医疗器械耗材、医疗IT、医疗基建、医疗服务等。

  光大证券:春节前市场或将震荡,把握布局窗口

  春节前,市场或将进入一段时间的政策“真空期”,叠加疫情感染人数的增加,市场在短期内将缺乏大幅上攻的动力。但是当前市场较低的估值水平及北上资金可能的持续流入,将会对市场表现形成一定支撑。综合来看,市场在今年春节前将维持震荡走势,但下行空间相对较小,投资者应该积极把握布局窗口。

  2023年二季度开始,随着疫情高峰的结束,叠加一系列可能的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消费或许逐步迎来复苏,企业盈利也会逐步修复。预计2023年企业盈利修复可能有两条路径,两种路径下企业盈利都将在23年二季度企稳回升,区别在于盈利修复的斜率不同。

  展望2023年,医药消费板块业绩或将更具优势,股价表现也有望占优。由于相对景气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参考海外疫情防控优化之后的行业表现,消费医药板块将值得重点关注,市场的风格可能会逐步从成长转向消费。

  财通证券:持上证50过节

  从经济、指数、结构三个维度来看,市场的弹簧都被压缩到了返程点:首先在经济层面,景气、流动性、政策均利好向上。其次在指数层面,当前沪深300隐含ERP处于高位,历史经验看收益回撤比都极佳;PMI起跳反弹启动大盘蓝筹行情。后续价值搭台,成长唱戏。最后在结构层面,沪深300指数、金融风格、大金融、建筑、家电等蓝筹行业估值处在极端水位,性价比突出。

  疫后经济的深蹲起跳,以及本月潜在的联储转向信号,是接下来市场全面上行的两大动力。持50过节是加强进攻的首选,节后蓝筹先搭完台,成长再唱戏,市场有望再上一层楼。

  行业配置方面,建议增配疫后复苏的大消费(零售、餐饮、旅游、航空、白酒等)、大金融(保险、券商等)、地产及后周期(建材家电等)。中期,建议关注围绕供给创新、经济转型方向的新材料、新制造、新软件的三“新”机会。另外,推荐关注国企改革获益的5条线索(专业化重组、低估值+高分红股权激励带动业绩改善、碳中和、资产注入重组)。

  华安证券:春季行情延续,先消费后成长

  内部来看,经济最差的时候正在过去,政策层面逐步发力:一是春节前后央行对市场流动性的呵护;二是可以期待信贷端尤其是地产端的发力,MLF或LPR调降,尽管1月信贷投放因需求原因或不及预期,但整体一季度总量宽松为大概率事件;三是可期待两会前政策预期再起。

  从过往复盘来看,春季行情结束甚至缺席,最本质原因在于美股阶段性下跌导致的外部风险抑制传导。而当前美国经济衰退尚未到来,美股的反弹之势还有望延续。从国内环境看,春季躁动行情最重要支撑在于年初的天量信贷投放,由于当前提振经济信心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因此2023年初天量信用信贷货币同样可期。

  展望后市,配置上建议结合经济复苏和流动性充裕的特点,先消费后成长:一是疫情达峰下服务类消费复苏中的出行链条、线下消费及白酒等食饮消费品和需求恢复的医疗服务;二是在消费、金融起成长落的跷跷板行情中,成长已显现出相当性价比,关注新能源链条风光储和电池上游材料、中游制造等方向;三是2023年初春季躁动可期,关注券商和计算机信创。



文章分类
香港联合证券 香港六合彩 澳门六合彩 股票配资开户 盘后票 最好配资平台 股票配资技巧 股票配资平台 老钱庄股票论坛 证券公司排名 股市炼金术 涨停板预测 短线牛股 短线黑马牛股预测 黑马牛股 股市行情 盘后票黑马牛股推荐 黑马牛股选股技巧 股票配资平台 金融投资理财 美女图库 成人小说 足球投注平台 真人百家乐开户 彩票投注平台 电子游戏平台 现金捕鱼平台 电子竞技平台 博彩网址大全 百家乐赌博游戏 皇冠体育平台 bet365体育投注平台 澳门金沙娱乐城 澳门金沙赌场 澳门威尼斯人 澳门威尼斯人赌场 澳门银河赌场 澳门银河娱乐场 现金斗地主 网上现金炸金花 网上赌场平台 现金斗地主 现金棋牌游戏 澳门云顶赌场 拉斯维加斯赌场 现金棋牌平台 网络赌博平台 澳门新葡京赌场 大西洋城赌场 蒙特卡罗赌城 南非太阳城赌场 澳洲赌场 德国巴登赌城 韩国华克山庄赌场 体育博彩平台 越南涂山赌场 大发彩票投注平台 500万彩票网 澳门赌场 网上现金赌场 世界赌场排名 世界赌王 网上博彩技巧 澳门永利博赌场 柬埔寨皇冠赌场 黄金城赌场 木牌赌场 宝马娱乐城 奔驰赌场 辉煌赌场 天上人间赌场 凯博赌场 波音赌场平台 信誉博彩平台 赌场排行榜 世界赌场排行榜 时时彩投注平台 福利彩票平台 幸运飞艇 MG电子游戏 PT电子游戏 BBIN电子游戏 现金捕鱼游戏 赌博平台 博彩平台 足彩预测 福利彩票 时时彩投注 时时彩预测 时时彩开奖结果 北京赛车PK10 体育彩票 正规博彩平台 正规博彩公司 赌博赢钱技巧 戒赌论坛 澳门赌王 赌场老千 在线博彩平台 美女荷官发牌 大陆博彩平台 电竞游戏 真钱捕鱼游戏 综合新闻